骗子公告栏
兼职吧 > 面试技巧 > 正文

解除困惑 把握机遇 大学生毕业生积极求职高峰

2024-03-25分类:面试技巧 阅读: 2184

  今年的大学毕业生便是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从9月开学伊始,学生们的耳边就充斥着学校的叮嘱、家长的催问以及来自媒体的种种“关爱”。接下来,便是南征北战,四处赶场,恨不得不错过任何一家招聘会。如今,快接近毕业前的最后期限了,一切似乎已尘埃落定 
  求职一 
  其实不想出国 
  阿楠是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本科毕业生。中午,当我们如约在北太平庄的那家肯德基店见面的时候,她身上北方女孩儿特有的爽快和理科生特有的沉静,都深深地吸引了我。 
  在进入大四之前,阿楠已完成了托福、GRE考试,尽管成绩还不错,但她没有对之报太大的希望。一是申请学校太难了,二是出国之前得给学校交培养费,还要补交学费(北师大是师范类高校,学生上学不需交学费),对于母亲是小学教师、父亲是普通工人的阿楠来讲,这是一笔不菲的费用。于是,去年11月,当招聘单位可以进入学校之后,阿楠也加入了求职的大军。 
  带着简历,阿楠跟着同学一起东奔西走。让她感到纳闷的是:投了那么多的简历,居然一点回音都没有。阿楠很自信地说:“从简历上看,用人单位应该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我。” 
  尽管阿楠学的是师范高校的物理专业,但身为学生会干部,她在工作中发现计算机的数据库很有用,便自学了许多计算机的知识,还能自己做网站。凭着这个底子,她投递简历的单位全是IT行业的。“你想想,那些IT行业的单位怎么会要我这个学物理的呢?他们要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还忙不过来呢,没准儿以为我投简历投错了地方。”阿楠说这些话时,有些忿忿,还有些无奈。 
  阿楠认为大多数招聘单位至少在两点上存在误区:一是太限制专业,二是习惯于用“熟手”的眼光去挑剔毕业生。在阿楠看来:除了那些技术性比较强的单位应该考虑毕业生的专业之外,其他单位在专业问题上不必过于拘泥,因为单位要招的是一个可以胜任职位的人,只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又何必计较他的专业是什么呢?此外,毕业生毕竟还是学生,在待人接物上不是那么成熟老练,在气质风度上也不是那么令人赏心悦目,但是学生的可塑性很好、学习能力强,一旦进入社会,他们也会游刃有余的,何必用一种苛刻的眼光来要求学生呢?今年3月份举办的外企NEC招聘会让许多学生喜出望外,因为它不限制专业,工作地点在上海,还可以解决户口。阿楠说,他们班上一共签约了4个人。停了一会儿,阿楠又说:“我没投简历。要投了简历,我想我也会被挑选上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不喜欢日企。” 
  说到挤招聘会,让阿楠感到记忆犹新的是今年2月份在北京农展馆的那次。“其实,我到的很早,可我挤不进去。后来好不容易挤进去了,招聘单位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我根本凑不到跟前去。实在是挤得太难受了,随便投了十几份简历后,我便走了。真的,人真的是太多了!”阿楠补充说,那么多的人,那么挤的场面,她还是头一次看见,没经历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就在阿楠为工作没有着落而忧心忡忡的时候,美国的学校来消息了。俄亥俄州的一所大学愿意提供每年3万美元的奖学金接收阿楠去读硕士。阿楠说,这所大学虽然不是很有名,但在她所攻读的物理学专业方面实力很强,在全美是数一数二的。更让阿楠感到高兴的是,不久前国家取消了收培养费的规定,学校也随之取消了补收学费的规定,这样阿楠就不必负债去留学了。 
  尽管为求职花费了不少心力,但阿楠感到无怨无悔。她说,通过找工作的经历,让她成熟了许多。然而,阿楠心里依然有着挥之不去的困惑:首都师大不如北师大吧,可他们学生为什么比我们好找工作,是因为他们大多数人有北京户口吗?户口真的那么重要吗?其实,阿楠的理想是当一名老师,可到了学校之后,她发现同学中想当老师的人很少,甚至系领导都鼓励学生把择业的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让阿楠困惑的是,连师范大学的学生都不想当老师了,那么,究竟谁应该去当老师? 
  如果签证顺利的话,8月15日阿楠将奔赴大洋彼岸的美国。阿楠透露,今年师大的物理系有200名毕业生,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读研(包括保送的和考上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参加工作,剩下的人准备出国深造。 
  最后,阿楠喃喃地说:“其实,我并不是一定非要出国不可的。可是,在国内我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啊。” 
  求职二 
  究竟想要什么 
  4月12日,当记者写这篇稿子的时候,笔下的主人公晓枫正坐在离京返校的火车上。12小时的旅途,她只买了张座票。她说,白天走免得买卧铺票,省点钱呗。 
  这是晓枫大半年来第四次离开北京了。这一次她走得神定气闲:她已被中央某报正式录取―――实现了她在北京做新闻的理想。 
  晓枫是湖北某高校新闻系的大四生。尽管就读的大学没什么名气,但晓枫却是学校里的佼佼者。去年7月,当她的同学们开始为找工作在省里各单位四处奔走的时候,晓枫却把目光投向了北京。 
  翻报纸,查号码,挨个打电话问要不要进人……7月到11月之间,晓枫一直在京城几家报社忙于毕业实习,同时也收集了一些单位的用人信息。12月,在妈妈的催促下,她返回武汉,给《武汉晨报》投了简历,然后又来到北京,边实习,边向各个媒体投简历。今年1月,晓枫回武汉参加了学校和省里的招聘会,然后再次来到北京,参加了京城的几场招聘会。腊月二十八晓枫直接从北京回到老家,春节后不久,晓枫又直接从老家来到北京,参加各个报社通知的考试、面试。直到4月上旬,当晓枫通过中央某报的面试之后,她知道,她的北京之“旅”终于可以结束了。 
  用一个“苦”字可以概括晓枫在北京的求职生活。晓枫借住在一位朋友的空房里,除了电视、电话之外,房间的设施很简陋,甚至厨房里只有一个电饭煲。晓枫说她没办法做菜,只好买些火腿肠等熟食放在米饭上蒸着吃。也没有烧开水的地方,只好买矿泉水喝。有时候就吃点饼干算了,还有些时候就什么也不吃了。要命的是,晓枫住的地方在北六环外,每天去报社,光在路上坐车来回就得花5个小时,她往往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 
  3月份的某天中午,当我以姐姐和同乡的身份邀晓枫共进午餐的时候,我被她良好的胃口吓了一跳。她居然连吃了两碗米饭,四盘菜也所剩无几。当我正担心服务员笑话我们两个是饕餮之徒时,晓枫告诉我,她早上没吃早餐,并且因为吃饭没规律,她的胃已经变坏了,经常疼。 
  “晓枫不是能吃苦,而是不以苦为苦。”这是报社的老师对晓枫的评价。晓枫说,自己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看到自己在为理想努力,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苦。 
  生活上的清苦简单倒没有什么,更大的压力来自内心。有一阵子,在连续考试受挫之后,晓枫心情特别郁闷,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问自己:呆在北京究竟是为什么?而且离毕业的时间越来越近,同学们都纷纷签约了,可自己还没有着落……但晓枫说自己的心理素质比较好,她总是能很快地摆脱消极情绪,不断为自己打气,不断鼓励自己要坚持到底。 
  谈到求职的体会,晓枫说:“关键要靠自己,靠自己的硬件。”她说自己读书时不太看重英语,基础不好,结果参加报社的招考好几次就败在英语上。幸亏最后录用她的这家报社没考英语,否则又要与机遇擦肩而过了。 
  与她的同学们相比,晓枫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她将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更高的起点上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对此,晓枫说:“不要用别人的选择来影响自己,你要看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旦选定了目标之后,就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就好―――有些原则是不能动摇的。” 
  现实 
  求职真的那么难吗 
  求职真的如此之难吗?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大多数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使出了浑身解数,历尽艰辛,但他们最终还是找到了比较理想的归宿。有学生告诉记者: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思想上很郁闷,在选择上也很矛盾,但最后发现,其实大家找的单位还是挺不错的。 
  为什么前后会出现这样的反差呢?记者认为,一是外在的舆论压力带给了学生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各种关于就业形势严峻的信息铺天盖地,渲染了求职难的气氛,夸大了求职难的预测;二是学生自己的主观心理期望太高,总是盯着高薪、白领、好听等标准不放,限制了自己的择业范围。其实,认真地分析自己的情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冷静面对就业形势,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求职方案来,有的放矢地去找工作,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天基人才网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近3000名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进企、合资企业、找机会出国的有341人,占投票人的11.38%;选择去机关、事业单位,寻求稳定工作的380人,占12.68%;希望拿高薪,干什么都行的917人,占30.6%;不忙赚钱,打算考研的158人,占5.27%;愿意从一线干起,蓄势待发的最多,1026人,占34.23%。从这份数字中可以看出,选择从一线做起和选择拿高薪的学生占了大头,这反映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注重务实,开始理性择业。 
  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但可以预计的是,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难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大学生就业难究竟难在何处?有专家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原因: 
  难处一: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从1999年起,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200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115万,2002年有145万,2003年达212万,2004年将达250万,4年增加了140万,今后还会继续增长。有专家统计,按照70%的一次就业率,今年145万毕业生中将约有44万人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到2004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75万。 
  毕业生数量跳跃式增长,而社会上的人才需求增长则是缓慢或与往年持平。以北京为例,今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有8万人,2003年将超过10万人,2004年将达到14万人。据有关部门对市属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2/3的高新技术企业统计,需求岗位有3.9万个,估计未统计在内的 
  中央驻京单位及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岗位有1万个,这一数字与去年需求岗位持平,预计明年后年也不会增加太多。因此,今后几年内北京地区的就业形势将十分紧张。 
  难处二: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规律。教育工作者认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毕业生占人口比例还偏低,远远不能满足新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问题的症结在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就业难集中反映了高等教育许多深层次问题。广州市人事局的有关资料显示,今年广州需要的计算机、英语、财会等12个专业毕业生占需求的63%,已经饱和的专业有建筑、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这些学生就业很难。 
  难处三:毕业生综合能力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在广东、上海等地人才招聘会上,相当多的用人单位明确表示不要应届毕业生,他们认为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差,招来后企业还要花费相当的精力进行培训,因此,只招聘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大学生。在中国南方人才市场熙熙攘攘的招聘大厅里,策划公关部的汪宏飞介绍说,每年参加招聘会的企业有4万多家,其中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仅一千多家。在广州杰赛公司招聘摊位前,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现在的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差,自身毛病不少,有些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还存在种种缺陷,用人单位不愿意要。 
  难处四:信息化就业工作模式还未形成。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即建立了“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已基本确立。上海市教委学生处的田垒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由政府的教育、计划和人事部门管理,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和落实就业单位的主渠道是各类招聘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这一工作模式面临着较大压力。广东、上海、北京教育人事部门的人士反映,现在学生就业信息资源需要整合,教育、人事、劳动部门基本各自为政,相互沟通的较少,使就业信息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此外,网上求职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求职方式,但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严重滞后。 
  建议 
  跟着市场走 
  毕业生的就业难,引发了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反思。中国社科院社会保障研究室的唐军认为,现在提倡“教育产业化”的部分高校,在吸收学生时“很市场”,但是,由于专业设置欠合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不足,致使他们培养和输出学生时却离市场较远。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一些鼓励政策相继出台。同时,政府和高校都在为大学生尽快找到满意的工作创造环境。各大院校都强化了就业指导工作,举办大量的咨询和培训班,信息丰富的网络服务也使毕业生更快捷、便利地了解信息。毫无疑问,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中国大学生已告别从前的优越潇洒,而直面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了。 
  问题在于,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已经变了,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观念还没有及时转变。所以,有专家指出,“现在毕业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学生就业难最根本地还是难在观念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进行以“宏观调控,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为原则的就业体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很多家长和学生对“自谋职业”的做法已开始接受,但对“谋不到好职业”和“谋不到职业”仍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记者发现,“先就业,后择业”成了高校学生工作指导老师嘴中的流行词汇。其指导思想是,大学毕业就业是人生第一次就业,在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不应该对单位过分“挑拣”,先找一个单位就业是最为务实的做法。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目前已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点。 
  然而,观念的转变往往最难。在国外,有钱人的孩子七八岁时可以在街头为别人擦皮鞋挣零用钱;在经济不景气时,大学毕业生可以争先恐后、毫无顾忌地到餐馆应聘求职。而在我国,家长一方面心疼孩子干苦活儿,另一方面也承受不了别人的议论―――在别人看来,擦鞋、端盘子是无能的代名词,无形中会低人一等。另外大学生自身也有某种程度的“特权”思想,认为自己“高于”普通群体,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优越感。有媒体报道,某著名大学学生在去年暑假期间参加野外生存实践时,全然不顾有关野外训练的规定,我行我素,导致第一天参加活动的几个人全部失踪,把他们找回来后,他们还说,我们是堂堂的某某大学的学生,我们要是出事了,全世界的人都会关注。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大学毕业生抱着这样的“特权”观念,用人单位会是怎样的感觉呢?在整个社会人才观念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高校和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努力,将难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另一方面,尽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但仍存在“保守”的地方:一是“用不起”大学生,不少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的态度是:我们的庙小,大学生来了说不定呆不上一年就会开溜。二是“进不了”大学生,这包括一些调整中的中小企业,以及没有用人指标的企事业单位,前者正在大幅裁员,本身的下岗人员很多,新的经济生产还未能有效开展,后者则是由于政策因素诸如没有编制、难以解决新进人员户籍等不能提出用人需求。三是“看不起”大学生,认为“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研究研究,专科生不要不要”,他们认为招聘高学历人才的相对收益高,更划算。 
  套用一个时髦的话来说,其实,大学生就业并未出现总体过剩,只是出现了“结构性失衡”。只要面向市场,招生、培养、就业三只手一起抓,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是有望解决的。 

英文简历-客户服务代表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Sales) Sandy Lin 15/F,TOWER2 ,BRIGHT CHINA,BUILDING1,BEIJING. SUMMARY OF QUALIFICATIONS Demonstrated ability in the provision of sales support services.Includes est

暑期服装生产部门实习报告(2)

这次实习被分配到生产部门,在公司的安排和老师的指导下,我积极参与生产部门的相关工作,采用了做、看、问等方式,对该公司生产部门的样品组,裁床部,车缝部门,总检组,后整包装的运作进行分析,把书本上学到的服装生产管理理论知识对照实际工作,以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认识,深切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句话。但遗憾的是实习时间短暂,又只在生产部门,没机会到外协部,船务部等部门实习,只能听人讲,从

Profiles of the Chinese Pig Industry (2)

also major constraints for many Chinese swine farmers to overcome. This is not limited to technical skills. Perhaps more important is the lack of basic management skills needed to add economic value t
文章首发于:兼职吧,原文地址:http://www.jianzhiba.com/jiqiao/.html
相关文章推荐